从母亲手中接过“爱的接力棒” 余姚好妹妹无怨无悔守护哥哥十余载 | |||
| |||
在阳明街道西街村有一位好妹妹,4000个日子无怨无悔守护、照顾身患帕金森病的哥哥孙发泉,诠释了至真至诚的手足亲情,用血脉亲情支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,在当地传为美谈。 记者见到孙兰英时,她正在哥哥的老房子里为午休后的哥哥洗脸。“哥哥10多年前在送货途中出了意外,后来发展成了帕金森病症,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,生活上不能自理。”孙兰英一边给哥哥洗脸一边告诉记者,由于以前家里穷,哥哥孙发泉人又老实,一直没有结婚。十多年前,母亲去世,她就从母亲手中接过“爱的接力棒”,照顾起了哥哥的生活起居。 今年60岁的孙兰英家住方桥村,与哥哥家相距不远,孙兰英不管严寒酷暑每天要来回哥哥家里三四趟。陪伴、照料哥哥成了孙兰英工作之余的“日常”。 “我有三兄弟三姐妹,我是家里最小的,其他兄弟姐妹住得比较远,加上年纪都大了,每天来照顾也不方便。”孙兰英朴实地说道。于是,照顾哥哥的这个重担就落在她的身上。 每天,孙兰英四五点钟就要起床了,菜场买菜,做好饭后拿给哥哥吃,帮助哥哥洗漱、穿衣、喂饭喂药……忙完后再去工作。“早上安顿好哥哥后,我去学校食堂工作,电饭煲里米先给他弄好,时间到了,他按一下还是能勉强做到的。”为缓解家庭压力,她一边在学校食堂上班,一边要打理家务,还要照顾哥哥。 这样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其中的辛苦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。这几年,孙发泉的病非常严重,生活上完全依赖妹妹,跌倒了自己也爬不起来。孙兰英说,天热时担心哥哥在房间里会闷,天冷时又担心哥哥跌倒起不来会被冻伤,照顾哥哥的这些年,这份牵挂让她没有出过远门。 “辛苦是辛苦的,学校食堂里要干活,家里要照顾。如果我不去学校工作,那经济负担太重了。因为他是我哥哥,手足情深,我苦点累点,看到他在我还是很欣慰的。”简简单单的“手足情深”四个字,背后却是沉甸甸的亲情和责任。 擦洗身体,换洗衣物……十年来,孙兰英没有辜负母亲的重托,精心照顾着哥哥。天气热,哥哥胃口不好,她就做一些爽口下饭的菜给哥哥吃。在她全心全意的照顾下,今年71岁的哥哥孙发泉皮肤白皙,气色也很好。 “我跌倒爬不起、坐下站不起来、吃饭手不会拿筷子,没有这个妹妹,我早就死不知道多少次了,每次跌倒了都是她搀扶我起来的。”孙发泉对于妹妹所做的一切,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。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,她是慈母、是好儿媳、是好邻居,孙兰英是这个新时代孝老爱亲模范的真实写照。这份至真至诚的手足亲情,让周围的邻居们都竖起了大拇指。“给他洗衣服、洗澡,什么都要帮他弄好,她哥哥手一直在抖,吃饭也喂着他吃。真的是好的,这么多年照顾得这么好是很不容易的。”邻居徐荣珍如是说。 “我不会放弃我的哥哥,没有什么比亲人更重要。”孙兰英坦然地说,善良的人有福报,她全家都是善良的人,血浓于水,哥哥是她这辈子割舍不掉的亲人。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和侄子虽然不方便照顾,但在经济上也一直支援他们,正因为是一家人,所以这份责任是她心甘情愿地接了下来。哥哥在一天,她就要照顾好一天。 “像她这样悉心照料哥哥的确实比较少,这样长时间无微不至的照顾很不容易。”村干部张永敢告诉记者,孙兰英的这种精神值得全体村民向她学习。(来源:姚界) | |||